体育明星

张继科阴影下的国乒:我们还要重复多少“没有下次”的悲剧?

2025-10-15 17:20:35

“输了就没有下次了。”张继科多年前的感叹,至今仍在国乒上空回荡。

亚锦赛参赛名单公布,王楚钦、孙颖莎领衔全主力出征印度。就在众人为这份“豪华阵容”喝彩时,一个疑问悄然浮现:为什么又是全主力?

01 疲惫之师,再踏征程

王楚钦刚结束WTT中国大满贯50场高强度赛程,仅休整两天便再度启程。这位世界第一的选手,仿佛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。

这不是特例。国乒主力们的赛程表密密麻麻,从沙特到中国,再从中国到印度,连续的征战让运动员疲于奔命。

去年亚锦赛,女团决赛1-3负于日本,张本美和连克王艺迪、孙颖莎。失败的阴影尚未散去,全主力的选择背后,是否隐藏着对失利的过度反应?

02 被忽视的良机:为何不给新人机会?

本届亚锦赛仅设团体赛,这本是锻炼新人的绝佳机会。向鹏、蒯曼等年轻选手完全有能力担此重任,为何还要劳师动众地派出全主力?

张继科曾揭示国乒残酷的生存法则:“我们参加比赛6个人,哪有这么多机会。”然而,当下的国乒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——机会过度集中在少数主力身上

是时候思考:让边缘主力接受大赛洗礼,难道不是更好的长远之计吗?总是依赖那几个熟悉的面孔,谁能保证不会出现青黄不接?

03 历史的警示:张继科的教训

张继科445天速成大满贯的传奇背后,是17针封闭针的代价。里约奥运会对阵丹羽孝希时,他困倦到需要教练吼醒才能逆转。

这种“输不起”的心态,至今仍在影响着国乒的决策。但我们必须质疑:以运动员健康为代价的拼搏,真的值得提倡吗?

c7娱乐官方网站

“话不要说那么满,偶尔输一两场还是可以接受的。”这话在理。竞技状态有起伏是正常的,为何国乒要给自己套上“只能赢不能输”的枷锁?

国乒的辉煌需要延续,但延续的方式值得深思。当我们在为主力的拼搏喝彩时,也不应忘记:他们也是人,不是神。

给主力喘息的空间,给新人成长的机会,或许才是对国乒未来最好的投资。毕竟,一支只能依靠少数主力的队伍,永远走不远。